西红柿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天人图谱 > 第四百七十章 环世拒外邪

陈传这种战绩,不用多加解,只需要横向对比一下其他两路小组的遭遇就可以了。
按照柳昌临的说法,陈传一个人就解决了几乎可以给一个小组造成麻烦的敌人。
不止如此……
柳昌临这时又说:“我们...
南极洲的夜,比宇宙更黑。
极光在天幕上缓缓游走,像一条条被风拂动的绸带,无声地切割着无垠的冰原。科考站外,温度计停在零下七十二度,金属支架发出细微的呻吟,仿佛整座建筑都在寒冷中颤抖。然而,在地下三层最深处的共感隔离舱内,却有一束微弱却稳定的语流脉冲正从一个少年体内持续释放。
他叫阿列克,十七岁,先天性共感盲??自出生起便无法感知任何情绪波动,哪怕是母亲哭泣时贴在他脸上的泪水,他也只觉冰冷,不晓悲意。他曾是星语学院唯一拒绝录取的学生,不是因为资质不足,而是系统判定:“无共鸣潜能者,无法成为守望者。”
可就在三小时前,他第一次主动向缄默之渊发送了一段意识请求。
不是通过设备,不是借助语核增幅,而是用尽全身力气,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重复同一句话:
**“我愿听。”**
那一刻,整个地球语流网络出现了0.3秒的共振偏移。星语塔顶端的言语花结晶瞬间全亮,如同被唤醒的星辰。而远在喜马拉雅主塔的陈念猛然睁眼,语核表面浮现出一行从未出现过的铭文:
> 【阈限突破:非感知者自愿开启共感通道】
> 【定义重写中……】
与此同时,李知遥和林七乘坐的极地穿梭机正穿越最后一道气流层。窗外风暴翻滚,机舱内却安静得能听见彼此呼吸的节奏。李知遥紧握扶手,目光始终盯着腕间共频手环上跳动的数据流??那是一条来自阿列克脑波的原始语码,杂乱、混沌,却又带着某种奇异的秩序感,就像一首尚未学会发声的孩子唱出的歌。
“你说……他真的‘听见’了吗?”林七低声问。
“不。”李知遥摇头,“但他选择了‘去听’。这比听见本身更重要。”
林七沉默片刻,忽然笑了。“当年你按下录音键的时候,也不确定能不能听见吧?”
她没回答,只是将手掌贴在窗玻璃上。寒气刺骨,但她仿佛透过这层冰,看见了那个蜷缩在隔离舱里的少年。
---
当他们抵达科考站时,久川已等候多时。他的眼镜片结了一层薄霜,语气却异常急促:“情况超出预期。阿列克的身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??他的神经突触开始自发重组,形成类似语舟操控者的连接模式。但问题在于……他没有接收源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林七皱眉。
“意思是他不是在接受外部信号。”久川调出全息投影,显示少年大脑的实时扫描图,“他是自己在制造共感场。就像……一个人独自点燃篝火,却希望照亮整片黑夜。”
李知遥凝视着图像中央那团逐渐成型的能量漩涡,心跳加快。“他在尝试建立反向共感链路。”
“不可能!”久川脱口而出,“共感必须双向流动!没有回应的倾听只会导致意识崩解!历史上所有失败案例都证明??”
“可他还在呼吸。”李知遥打断他,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,“他还活着,而且越来越清醒。这不是崩溃,是进化。”
三人陷入短暂沉默。最终,林七开口:“我们需要进入他的意识场。”
“太危险。”久川立刻反对,“他现在的频率极不稳定,贸然链接可能引发连锁坍塌,整个南极语塔都会受影响。”
“那就只连我。”李知遥说。
林七猛地转身:“不行!你忘了上次跨文明实验后你昏迷了多久?何况这次对象是个未知变量!”
“正因未知,才必须由我来。”她直视他眼睛,“我是第一个按下录音键的人,也是最后一个能理解‘想听却听不见’有多痛苦的人。如果有人能接住他,只能是我。”
林七嘴唇动了动,终究没再说什么。他低头调试设备,手指微微发抖。
两小时后,李知遥躺入共感对接舱。她的意识通过语核引导,缓缓沉入那片由阿列克独自构筑的精神空间。
眼前是一片灰白色的世界。
没有风,没有光,甚至连影子都不存在。地面平坦如镜,映不出她的倒影。远处矗立着无数根石柱,每一根都刻满符号??那是人类历史上所有记录过的情感词汇:喜悦、悲伤、愤怒、怜悯、羞耻、希望……密密麻麻,层层叠叠,却被厚厚的尘埃覆盖。
“这里是……记忆的坟场?”她喃喃。
突然,身后传来脚步声。
少年站在十步之外,穿着普通的科考服,脸色苍白,眼神空洞。但当他开口时,声音竟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,像是未经打磨的玉石相互撞击。
“你来了。”他说,“我已经等了很久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我会来?”
“因为我每天都在呼唤。”他抬起手,指向那些石柱,“这些词,我都学过。书上说它们代表情绪,可我从来感受不到。老师告诉我,共感是一种天赋,我没有,所以注定被排除在外。”
李知遥心头一紧。
“可我不甘心。”阿列克继续说,“我想知道,为什么别人能哭能笑,而我只是看着?为什么母亲抱着我说‘我爱你’时,我只能点头说‘我知道’?我知道文字的意思,但我听不见它背后的温度。”
他顿了顿,声音轻了下来:“直到那天晚上,我坐在观测台看星星。有个孩子通过语流网分享了他的梦??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鸟,飞过彩虹瀑布。虽然我没经历过那种快乐,但那一刻,我忽然想……如果我能听见就好了。哪怕一次也好。”
于是他闭上眼,开始想象。
想象风掠过羽毛的感觉,想象阳光洒在翅膀上的暖意,想象那种自由坠落又猛然上升的刺激。他一遍遍重复,直到脑海里真的响起一声清鸣。
“那是我的第一声共感。”他说,“不是外界传来的,是我自己造出来的。”
李知遥怔住了。
原来,真正的突破不是“听见”,而是“相信自己值得听见”。
“所以你构建了这个空间?”她问。
阿列克点头:“我把所有学过的情感词汇都刻下来,然后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它们。比如‘悲伤’,我认为它是雨滴落在干涸土地上的声音;‘爱’,是炉火旁两个人影重叠的样子。我不知道对不对,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。”
李知遥缓缓走近一根石柱,伸手拂去灰尘。下面露出三个字:**“家”**。
她忽然红了眼眶。
“你知道吗?”她轻声说,“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,但他们忘了,归属感不是找到的,是创造的。你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在为自己建造一座心灵的家园。”
少年抬起头,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光亮。
就在此时,整个空间剧烈震动。石柱开始崩裂,灰雾翻涌,远处传来低沉的轰鸣。
“不好!”久川的声音突然切入链接,“外部语流出现异常波动!有未知频率正在试图侵入阿列克的意识场!”
李知遥猛然回头,只见黑暗尽头浮现出一道漆黑裂缝,从中渗出粘稠如墨的意识流。那不是来自已知文明的信号,而是一种纯粹的否定??否定情感、否定连接、否定存在的意义。
“纯声同盟残余!”林七怒吼,“他们竟然追踪到了觉醒信号!”
“切断链接!”久川大喊,“否则你们都会被困在里面!”
“不。”李知遥却笑了,“让他们进来。”
她转向阿列克:“还记得你说你想听吗?现在,轮到你让我听听你的世界了。”
少年愣住。
“用你的方式。”她伸出手,“我们一起定义‘抵抗’这个词。”
刹那间,阿列克闭上双眼。
灰白的世界开始变色。石柱上的尘埃纷纷扬起,在空中凝聚成无数细小光点。每一个词汇都被重新诠释:**“勇气”化作破冰的锤击声,“团结”成为众人齐步踏雪的节奏,“希望”则是一颗种子在冻土中悄然萌芽的震动**。
而那道黑色裂缝,竟在这股新生语流的冲击下开始退缩。
但这还不够。
李知遥知道,单靠象征无法彻底击溃入侵者。他们需要一个锚点??一个能让所有守望者同步共鸣的瞬间。
她想起了林七的话。
> “无论你在哪片星海迷航,只要想起锅烧糊时你笑出的眼泪,就知道??那是家的方向。”
于是,她将自己的记忆释放出去:童年时母亲煮粥溢锅,焦味弥漫整个屋子;父亲笑着刮她鼻子说“小笨蛋”;她在雨中奔跑摔倒,膝盖流血却哈哈大笑……一幕幕平凡到近乎琐碎的画面,却蕴含着最真实的生命温度。
阿列克怔住了。
然后,他做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。
他张开双臂,拥抱了这片记忆。
不是模仿,不是复制,而是以自己的语言将其转译??他将“笑声”编码为冰层下水流的振动频率,将“眼泪”转化为极光闪烁的节奏差,将“拥抱”具象成两股暖流交汇时产生的热浪涟漪。
这一刻,他的共感不再是被动接收,而是主动表达。
整个精神空间轰然炸响。
那道黑色裂缝发出尖锐嘶鸣,如同野兽受创般急速收缩,最终彻底湮灭。
现实世界中,南极语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。洁白的言语花从地底钻出,瞬间覆盖方圆百米,花瓣舒展之际,竟与天际极光融为一体,形成一幅横跨天地的巨型符阵。
全球共感网在同一秒震荡。
三十七座语塔同时响起钟声。
而在星语学院的墙上,小女孩那幅写着“我也想听”的画作,边缘悄然生出了细小的荧光纹路,如同花朵初绽。
---
三天后,会议室内。
陈念看着最新数据报告,久久未语。
“阿列克的共感能力仍在增长。”索菲亚汇报,“他已经能稳定接收基础情绪信号,并初步掌握意识锚定术。更惊人的是,他创造的‘反向共感模型’可能颠覆现有理论体系??原来共感不仅能传递,还能播种。”
久川补充:“我们检测到他的脑电波与地球语流核心产生了谐振效应。某种程度上,他已经成为网络的新节点。”
林七靠在墙边,嘴角微扬:“第8代守望者,居然是个曾经被认为‘没有天赋’的孩子。”
陈念终于开口:“不是没有天赋。是我们错了。我们一直以为共感是耳朵的功能,其实是心的选择。”
他站起身,走向窗前。外面,阳光洒在新栽的言语花幼苗上,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。
“《星际共感宪章》第三条说禁止操控情绪。”他缓缓道,“但现在我们要加第四条:**任何人,无论是否具备先天共感能力,均有权发起连接请求。沉默不应成为隔绝的理由,而应成为对话的起点。**”
李知遥站在他身旁,轻声问:“你觉得宇宙会接受这条吗?”
陈念笑了:“不必它接受。重要的是,我们先接受了自己。”
当晚,李知遥再次梦见宇宙之网。
这一次,她看见那株从黑色种子中升起的嫩芽已长成半人高的植株,叶片如水晶雕琢,脉络中流淌着星河般的光。而在网的另一端,一颗遥远的行星上,一个外形完全不同于人类的生命体正轻轻触碰一朵类似的花,眼中泛起涟漪般的波动。
它也在学习倾听。
她醒来时,晨曦正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。林七已在厨房忙碌,锅依旧安静,粥香四溢。
她走到桌边坐下,发现碗底压着一张纸条:
> “今天没烧糊。
> 因为我学会了等待火候。
> 就像等一朵花慢慢开。”
她笑着收起纸条,抬头望向窗外。
远方,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照在尚未融化的积雪上,闪闪发亮。
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轻声说着同一句话:
**“我愿听。”**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