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名太监一路将我领至大德殿侧殿,道:“郑姑娘,大将军仍在正殿,你自己先进去侯着吧。”我轻轻颔首,走入殿内,侧殿内庄严富丽,是皇帝退朝后召见亲信大臣的地方。
我一进去,欣喜的发现云妃也在里面。只见云妃花容憔悴,乌鬓白花,缟素的衣裙更显得面色惨白如纸。此刻,她正端坐椅上,身侧立了一名唤做银屏的侍女。
“翎儿。”她见我进来,眉头微展,我上前施礼,她一把扶住我,双眸含悲,道:“翎儿,皇上,皇上……”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来。
“娘娘,我知道。”我凄楚的望着她。我知道她心中的悔恨及痛苦,必百倍于我。
毕竟,宇文毓是他的夫君,是她一生的挚爱。
这时,殿外传来脚步声,紧接着宇文护持剑而入,他身袭铠甲,外罩素缟,仍是武将打扮,四十七八岁的年纪,正值盛年,面容威仪,双鬓却已花白。他的身后,文臣武将约七八名,纷纷鱼贯而入。我目光瞄去,分别是大丞相元欣,魏国公李弼,大将军于谨,梁国公侯莫陈崇,陇西郡公李虎之子大都督李炳,广平王元赞、淮安王元育、齐王元廓。
众大臣进殿后,纷纷向云妃行礼问安,云妃端然而坐,笑容凄清。我亦上前俯身行礼,一一见过诸位大人。最后来至宇文护身前,宇文护双眼微眯,目光如炬,将我上下打量,半响,举手免道:“起身吧。”
我站直身,问道:“大将军召翎儿前来,所为何事?”
宇文护并不回答,却问:“郑姑娘,你是何方人氏?”
我一怔,小心答道:“我没有家乡,因为战乱,也失去了亲人。”
宇文护探究的盯着我,并不相信我的回答,他冷然一哼,说:“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家乡,郑姑娘,莫非你是北齐人?”我微微失神,我的家乡是北京,在如今,北京既不属齐,亦不属周,我是从现代洛阳穿越而来,那么,我应该属于齐人了吗?
宇文护见我久不答话,声音阴冷,道:“四弟曾经跟我提起,他想要娶你为妻。